老話說,生命在于運動,伴隨著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很多人的身體出現亞健康的狀態,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健身app開發順應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
健身行業向陽發展
近年來,國家出臺各類政策大力支持健康服務業、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促進健身業態的擴張。目前國內健身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年產值較高、增速較快。
在政策支持、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運動意識提升的大背景下,人們的運動健身需求被點燃,城市居民用于個人健身的消費每年以30%的速度增速,明顯高于全球的20%的平均速度,健身房的增長速度也不斷增加。
2018年-2019年全國健身房數量共計97746家,相較2017年-2018年的71003家,一年內新增26743家,增幅為31.13%,日均新增約80家,呈現出飛速增長的趨勢。
數據顯示,工作室用戶青睞度有所提升。2018年-2019年,工作室月均收入為183551.29元,而在2017年-2018年,這一數據為167425.27元,同比增長9.36%。
傳統健身行業發展瓶頸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喜歡健身鍛煉,大大促進了健身房的發展,可是在健身房領域,傳統健身房的經營卻越來越艱難,為什么這樣說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傳統健身房有哪些弊端。
1.傳統的健身房因為投入大,所以收費門檻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健身俱樂部為了快速發展,以收取高額的會員費來抵消高額的運營成本。所以健身群體一般為高收入人群,從而也就跟制了客戶群的擴張。
2.現如今些健身房只注重短期利益,所以只是吸引來會員辦卡,而忽視了對會員后續的服務,會員也是在來幾次之后就沒有了興趣,直接導致了會員的流動性,而少了很多“老顧客”。
3.在傳統的健身房中,銷售壓力大,教練都有較高的業績要求,但是他們一般只能拿到15%—30%的提成,所以健身教練的流動性很大,從而影響了會員的健身進程,流失會員。
傳統健身房急需轉型
由于我國健身市場需求巨大,發展較快,已經造成了現在這樣龐大市場需求和市場專業分工不匹配的巨大矛盾,傳統健身房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層出不窮,惡性競爭日益激烈。
健身行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不僅需要從硬件設備上做基礎調整,營銷戰略也需要跟緊時代步伐。不僅是健身項目,整個服務的流程、營銷模式客戶管理、運營方式管理手段都需要全面的升級,但是很多健身房自身并不具備這些技能,因此,互聯網健身,健身APP應用而生。
互聯網健身行業崛起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也影響到了健身行業,互聯網的功能在這個行業也有應用。目前,在健身產業當中,運用互聯網Z多的形式就是健身類的APP了,很多健身APP都在進行著不同的嘗試,也產生了各種運用模式。
而且健身APP受到越來越多健身愛好者的青睞,朋友圈不時曬出自己的運動數據。相關企業也念起了健身的“生意經”,紛紛發力可穿戴設備的硬件開發和線下布局,進行智能科技與運動健身相結合的創新方式。
據了解,2015年以來,以樂刻、Keep、超級猩猩、火辣健身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健身”企業快速興起,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熱捧。據統計,2018年健身領域融資事件共26起,涉及融資金融14億元,其中與智能健身房有關的融資數量有13起,占比達50%。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健身類APP的開發前景可謂是一片藍海。
總體上來說,健身APP使得移動互聯技術和傳統健身行業相結合,讓健身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對行業發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是APP想要盈利還是有難度的,需要不斷摸索,發力細分領域來掘金。
犇犇科技專注于APP定制開發14年,積累了豐富的從業經驗和行業案例。每一款APP開發前期,都會有對應的產品經理一對一管家式溝通,確保了解用戶的每一個需求和想法;開發過程中,有近400人的技術團隊,全程為用戶的需求保駕護航;APP運營上架后,更有經驗豐富的運營團隊全程跟蹤維護,有問題瞬時響應排除,力求每一款產品都展現出理想的狀態。APP開發,找犇犇!